活塞桿是支持活塞做功連接部件,大部分運用在油缸、汽缸運動執行部件中,是一個運動頻繁、技術要求高的運動部件。
活塞桿是支持活塞做功連接部件,大部分運用在油缸、汽缸運動執行部件中,是一個運動頻繁、技術要求高的運動部件。以液壓油缸為例,由:缸套、活塞桿(油缸桿)、活塞、端蓋幾部分組成。其加工品質的好壞直接關系整個商品的壽命和穩定性?;钊麠U加工要求高,其表面粗糙度要求為Ra0.4~0.8um,對同軸度、耐磨性要求嚴格。油缸桿的本質特征是細長軸加工,其加工難度高,一直困惑加工人員。
加工技術
選用滾壓加工,因為表面層留出表面殘留壓應力,有利于表面細微裂痕的封閉,阻礙侵蝕作用的拓展。進而提高表面耐腐蝕能力,并能減緩疲勞裂紋的形成或擴大,因此提高油缸桿疲勞極限。根據滾壓成型,滾壓表面產生一層冷作硬化層,降低了磨削副觸碰表面的彈性和塑性變形,進而提高了油缸桿表面的耐磨性,同時防止了因磨削引起的燒傷。滾壓后,表面粗糙度值的減小,可提高配合性質。同時,減少了油缸桿活塞運動時對密封環或密封件的磨擦損害,提高了油缸的總體使用期限。滾壓工藝是一種高效高質量工藝對策,現以直徑160mm鏡博士牌削滾壓頭(45鋼無縫管)為例證實滾壓效果。滾壓后,油缸桿表面粗糙度由幢滾前Ra3.2~6.3um減小為Ra0.4~0.8um,油缸桿的表面強度提高約30%,油缸桿表面疲勞極限提高25%。油缸使用期限,提高2~3倍,滾壓工藝較磨削工藝效率提高15倍左右。以上數據說明,該滾壓工藝是高效的,能大大提高油缸桿的表面品質。
加工工藝
1、正常使用活塞桿時,活塞桿要承受交變載荷功效,表面要被往復磨擦,所以要求活塞桿既要硬度大還得耐磨。
2、一般活塞桿時采用38CrMoALA材料,且部分經過調質處理和表面滲氮處理,其芯部強度為28—32HRC,表面強度為62—65HRC,使其具有一定的韌性。
3、活塞桿的構造比較簡單,但長徑比較為答,因此它屬于細長軸類零件,但剛度不怎么好。因此,為了確保其加工精度,對其活塞桿開展加工時,應分離粗車、精車加工,避免工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變形。還要注意,在加工兩邊螺紋時應應用中心架。
4、在挑選定位基準時,全部加工工序都要選用兩中心孔定位法,統一規范,這么做是為了確保零件同軸度公差和各部分彼此區域的精度。
5、磨削內孔表面時,易出現彈性變形,進而影響活塞桿的精度。因此,要修研中心孔,中心孔保持干凈,并且與松緊水平應適當,潤化要優良。除此之外,砂輪總寬要選擇窄一些的,以減小軸向磨削力。
6、在磨削錐度時,得先磨削試樣,試樣磨削查驗合格后,才能開始磨削錐度。
7、為了確?;钊麠U加工精度的穩定,加工的狀況下不可以人力調直;在開展滲氮工作時,活塞桿的螺紋部分應有保護設備,起到緩沖作用。